新浪新闻客户端

五个新城有革新还要有叙旧,专家建议探索厨余垃圾粉碎直排和地埋式收集

五个新城有革新还要有叙旧,专家建议探索厨余垃圾粉碎直排和地埋式收集
2021年12月01日 20:42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到2035年,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将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五个新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弘扬生态文化?在今天(12月1日)举行的东滩论坛上,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不能只有“革新”,还要有“叙旧”

  “2009年,上海做过一个风的试验,通过优化城市、建筑结构,形成风廊,把季风引入城市内部,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又节能环保,师从的正是先人的智慧。”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坦言,新城不能只有“革新”,还要有“叙旧”——对城市文脉的传承。

  在这一点上,外国友人的看法或许值得借鉴。

  “我和生活在上海的外籍朋友交流过,他们觉得上海城市的特点就是里弄小巷石库门、梧桐树下小洋房,还有江南古镇和外滩两岸摩登建筑的强烈对比。”胡卫表示,新城建设中,不能丢失这些特征强烈的历史文化元素,要努力使遗存、典籍、文物中的上海穿越时空,活态呈现。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安琦也持类似观点:“新城太‘新’,就可能和国内许多新城一样,千城一面,而‘旧’一点,却可以脱颖而出。”

  “为何许多人被问及上海的特色街区,第一反应是衡山路、思南路等老街区?”安琦说,什么样的城区能够耐得住时光的沉淀,这值得新城的规划建设者去思考。

  他建议,五个新城要重点关注街区建设,结合每一个新城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特点,让新建街区产生文化氛围,让人一走进去就能感到文化之风,生活在里面有文化的陶冶感。同时,旧区改造应慎重,哪些该拆该留该改,都应结合现代和历史,缜密思考,尤其要杜绝缺乏历史文化底蕴的新奇建筑。

  胡卫和安琦还强调,新城的规划建设要减少行政化思维,增加规划建设的知晓度和透明度,充分听取民意。什么样的软硬件才对当地人口味,肯定是当地人更有发言权,尤其是一些公共服务设施,不能因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忽略了老年群体的困难和诉求。

  对于新城的未来,胡卫认为,再如何精彩纷呈的“硬件”,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撑,要着力提升新城居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把人的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融入新城规划全过程,渗透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观光旅游、社会调研、参政履职、建言献策、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让全民践行低碳绿色理念。

  新城应规划建设废弃物本地“闭环”

  2020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是全国唯一,但按照一般规律,富裕程度高的城市相对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更多,节能减排的压力更大。所以,上海提出五个新城的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还要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我去丹麦时,租的房子有200多年的历史,改换窗户、外墙保暖等建筑节能改造的费用,当地政府给予补贴,还监督是否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节能环保。”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驰认为,新城的规划建设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最直接的源头抓起,比如,大力推广集中供能、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马驰表示,重要的新建筑一定要“立足百年”,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功能规划布局等方面做到绿色发展,避免经常维修、装修。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则提出,新城的规划建设应当“物尽其用”,尤其是一些工程项目产生的建筑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应当通过新城布局的垃圾中转分拣、拆解加工、整修再制利用中心等项目,实现原地或就近循环利用的“闭环”,相比外运处置,更节省成本也更低碳环保。

  一些工程渣土通过异地回填,还可以解决部分区域基底标高、造景绿化等问题,也解决后续城市运营中防洪排涝等问题。

  此外,区域范围内电子电器、大件垃圾、绿化枝叶等废弃物的本地“闭环”,也应尽快纳入新城的规划建设方案。比如,湿垃圾在新城的有机处置厂变成绿化土壤改良剂后,可以利用到新城的环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建设中去。

  未来一切皆有可能,五个新城有时间有空间去成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举措的试验田、先行者,为上海未来的发展提供引领示范的样板。

  唐家富建议,厨余垃圾粉碎直排、气力输送系统、地埋式收集容器等以往成熟城区没有条件探索的生活垃圾投放、收运、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新模式,都可以在五个新城尝试,从而实现“垃圾看不见”。

  具体而言,在新建的具有较好流动性的污水管网服务区域,居民家庭户内厨余垃圾通过粉碎等方式,可以直排入污水管网,既可补充污水处理厂碳源,也能使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更便捷。

  在垃圾投放收运环节,具备条件的区域可采用气力输送系统,让分过类的生活垃圾“秒传”到收集容器;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采用地埋式收集容器,需要投放、运输时才升起,既能改善收集点的环境,还能有效实现定时定点收集。

  来源:上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