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最美大学生|华东师大博士周杰:立志做人工智能赋能情感的领跑者,让机器人更有“温度”

最美大学生|华东师大博士周杰:立志做人工智能赋能情感的领跑者,让机器人更有“温度”
2021年12月07日 18:57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揭晓2021年10名“最美高校辅导员”和10名“最美大学生”,其中,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周杰获“最美大学生”称号,和奥运冠军杨倩等一起同框。

  90后的周杰是导师心中勤奋坚毅、科技报国的好学生;是同学眼里的Paper大神、勇攀研究高峰的学霸;他是伙伴口中正能量满满、让机器人拥有温度的暖男;他是在新时代努力攻关“卡脖子”难题、服务弱势群体的青年学者;他更是立志做人工智能赋能情感领跑者的奋斗青年。

  ▋ 从“不知道QQ怎么申请”到“敲代码大神” ▍

  周杰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曾获“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他在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的身份发表1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超过130次。他曾7次参与国内外知名大数据挖掘比赛,4次获得国内外大数据挖掘比赛冠军,并代表华东师范大学首次在国际顶级赛事国际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竞赛(KDD CUP)中位列前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百度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比赛中获得特等奖等。

  一系列闪耀荣誉背后,周杰坦言相告,作为曾经农村的娃,他原本对于计算机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我害怕一个敲击,设备就被自己弄坏了。当我知道本科被录取到计算机专业时,一时间,紧张更胜于被录取的喜悦。”但正是稳扎稳打、步步踏实的作风,促使他在那个暑假告别玩乐,硬是把大学《C语言》这门难啃的专业课程提前自学了一遍。

  从高中毕业时“不知道QQ怎么申请”到“敲代码大神”,“每一步一脚印,相信努力就有回报”,早已是周杰的人生信条。“我有一个双胞胎兄弟,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我们属于懂事比较早的,高中特意选择一所水平比较一般但给的奖学金相对多的学校,从那时起,我们就都能靠奖学金、学科竞赛、津贴生活了,自此也就没问家里要过钱。”

  去努力去拼搏,假以时日再回首时,周杰每每都发现,取得的一些成果刚好又能帮助自己继续一步一步走上去。“小学时候我只在中等水平,到初中我能排到班级前十,初三排到整个年级的前十,到高中就排到第一,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高考没发挥好,入学浙师大后一开始也只是中等,第一学期末,我拿到第一名,我弟弟拿到了第二。之后,我每年都是第一绩点,并以此成绩在本科毕业前夕顺利直博到了华东师大。”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是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并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对此,周杰十分笃信。“直博的前三年,我也遭遇着疯狂被拒论文,什么产出都看不见的焦虑,但我相信,努力付出是必须的。在第三年之后,我的科研成果才有了展现的迹象。”

  “周杰是个眼里有光的孩子,这个光,就是他发自内心对科学的热爱。厚积薄发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也特别合适。”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周爱民这样说道。

  ▋要在人工智能情感分析领域做出成绩 ▍

  “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周杰以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这是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长波眼中的周杰。

  2016年,周杰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师从贺樑教授。入学后,机器人情感分析技术难点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情感需求成为师徒二人经常探讨的话题。

  他们希望让机器人也有“温度”,解决经济转型期助老扶幼的迫切之需。带着这份科研使命感,他立志一定要做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在人工智能情感分析领域做出成绩。

  深度学习、情感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是人机交互非常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中有许多棘手问题,机器能否拥有情商正是周杰的兴趣所在。“‘我没有生气!’你说,说话人到底生气了吗?”在读博期间,周杰深耕情感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将这些技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目前,人工智能在某些任务上功能还不是很强大。虽然在围棋这类很难的项目上占据优势,但它们都是有明确目标的,人工智能比人类强的只是拥有更多的算力。机器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它们都是基于大量的训练数据实现成长的。深度学习目前的优点是,机器在部分问题上甚至可以超越人类,比如人脸识别、图片分类等。但人工智能还可以在更加复杂的任务,如认知、推理等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让机器不仅仅拥有智商,也能够拥有情商。

  “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通过科研攻关能让《超能陆战队》的‘大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周杰说道。

  随着对这些问题思考和研究越来越深入,周杰也越来越能抓住情感分析研究的难点痛点,在导师贺樑教授以及吴苑斌副教授的指导下,创下了该领域的突破。他在AAAI、 KBS、 INS、COLNG等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身份发表10余篇(包括SCI 一区/CCF A论文4篇,SCI 二区/CCF B论文4篇)。读博期间,他还在加拿大约克大学访学一年,并长期担任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

  科学真理征途漫漫,科技创新无止追求。周杰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攻破“卡脖子”难题,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贡献更多成果,助力国家人工智能发展。

  左三为周杰

  == 对话 ==

  用代码告白祖国,努力攻关“卡脖子难题”

  记者:虽然一路求学你有无数的奖项斩获,2021年“最美大学生”称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分量吗?

  周杰: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加是一份认可和责任,使得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并激励自我在这个领域不断发展和突破。我也希望,可以真的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将所学人工智能、情感分析技术服务于社会。

  记者:还能谈下当下的状态和奋斗目标吗?

  周杰:如今我已经博士毕业,正在复旦大学做博士后。期待研究成果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赋能机器人情感,并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一直是我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也将继续用代码告白祖国,努力攻关“卡脖子难题”,让机器人拥有温度,更好地服务弱势群体,让“大白机器人”能更多走入生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