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尘肺农民不该被摒弃” 全国政协委员严慧英奔走多年呼吁 得知有病人去世曾当场泪崩

“尘肺农民不该被摒弃” 全国政协委员严慧英奔走多年呼吁 得知有病人去世曾当场泪崩
2022年03月04日 19:07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严慧英此次依然选择为尘肺病农民建言,她的提案是《关于将职业健康纳入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议》。

  3天前,即3月1日,在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主办的第十届推动解决尘肺病农民问题的研讨会上,当大家谈到严慧英熟悉的河南尘肺病农民张愿军,维权八年多,直至被尘肺夺命也没获得赔偿时,她再度哽咽了起来。

  张愿军,河南济源市王屋镇麻院村农民,18岁铁矿打工,长期高粉尘环境劳作致呼吸困难,确诊为矽肺三期,仅37岁。变为尘肺病人后,作为农民工的他不仅失去劳动力,更悲惨的是尘肺病农民无法享受医疗报销,也没生活来源,因工作致残的他医疗生活均无着落。初中学历的他感觉特别委屈与不公,便自学法律政策,打工伤官司,跑断了腿肚子,磨破了嘴皮子,人越来越瘦、身体越来越差,整整8年多,官司虽赢了,但至死没等到赔偿,却在2020年7月26日被尘肺病夺走了生命,仅46岁……

  张愿军的维权经历几乎是众多罹患尘肺病农民工的缩影。

  2017年研讨会后,严慧英(左3)与5位患者交流聊天合影,其中2人已亡,分别是她左手抱着胳膊的陕西镇安县倪书平(享年45岁)、图中右2河南济源县张愿军(享年46岁)

  去年,2021年研讨会上,在得知与她有过交集的张愿军和另一位尘肺农民均已去世的消息时,严慧英情绪失控了,出门走了半天才回过神,她哽咽着说道:“这个事实是血淋淋的!我特别难受。尘肺病农民这么巨大的群体,处境如此悲惨。”

  每每见到尘肺病农民的苦难,严慧英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大声疾呼:

  “我们有责任去关注这个群体,去帮助他们。“

  “让他们过上基本体面的生活。社会在发展,他们不应被落下。”

  结缘

  严慧英是怎样关注到尘肺病农民群体的?这得从2014年讲起。

  2014年2月22日,严慧英受邀参加大爱清尘尘肺病农民救助对策研讨会,在了解了尘肺病农民生存状况后,严慧英便决定参与到为尘肺病农民奔走建言的行列中。

  同年的3月8日,她组织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杨佳、侯露、李仁真等一行在大爱清尘创始人王克勤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探访尘肺病患者,进行实地调研。

  到达良乡医院后,一行人随即前往传染病病区探望尘肺病三期患者牛凤祥。牛凤祥1995年至2010年间在北京房山史家营乡的北京翁窑煤矿做采煤工人。长达15年在粉尘弥漫的环境中工作,不幸患上尘肺病,已发展至三期,并发肺结核,丧失劳动能力。

  在医院的病房里,看到躺在病床上、骨瘦如柴的牛凤祥及憔悴的牛妻时,严慧英控制着自己的眼泪,非常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她说,要将这些一线的调研资料总结整理出来,写出调研报告,形成相关提案,向全国两会提交。

  当年,她的提案就与尘肺病有关

  这位在9年前因为参加研讨会了解到尘肺病农民生存状况的政协委员,在研讨会上被这群患者遭遇所触动,此后9年从未停止关注。

  动员

  作为普通人,严慧英一直默默帮助尘肺病农民。她持续通过熟悉的尘肺病患者给家庭十分困难的农民患者捐钱捐物,陕西镇安县的倪书平、甘肃古浪县的武登范等尘肺病农民都获得过她的捐助与支持。

  作为政协委员,严慧英不仅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有关尘肺病的提案,还一次次在媒体面前呼吁更多人关注尘肺病农民这一群体,甚至还积极动员九三学社成员及九三学社副主席邵鸿加入推动解决尘肺病农民工问题的行动之中。

  2015年6月23日,严慧英陪同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前往大爱清尘办公室调研。

  看到大爱清尘办公室位于北京海淀某处居民楼中且环境艰苦,邵鸿主席不禁对大爱清尘理事长王克勤说:“谢谢你,这本来是政府管的事情,政府的责任,而你花这么多精力,进行这么多努力走到现在,我只想跟你说谢谢”。

  同时,邵鸿主席再三强调:“尘肺病农民问题极其重大,九三学社愿携手大爱清尘为中国的数百万尘肺病农民奔走,为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业奉献力量。”自此,邵鸿主席加入了推动解决尘肺病农民问题的行动中,参与调研讨论,提交相关提案,致力提升尘肺病患者群体的生命质量。

  2016年两会前夕,九三学社联手新华网、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联合主办“推动解决农民工尘肺病问题研讨会”,并在当年的两会上,积极发声。

  至此,在九三学社,对尘肺病的关注,真正从“个人”升级成了“组织”。

  2017年底,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履新。在第一次工作交流中,严慧英即向他汇报了他们在推动尘肺病患者问题解决中所做的工作。武维华主席也及时反馈,要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九三学社精准扶贫活动中,积极推动尘肺病患者家庭扶贫。

  在她的动员下,2018年9月12日下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武维华在九三中央会议室听取大爱清尘关于中国尘肺病农民现状问题及治理对策的专题汇报。武维华明确表示:尘肺病问题重大,对大爱清尘工作表达敬意,并责成委员会支持工作。

  2020年10月18日,北京奥森公园九三学社微跑团启动,她动员主办部门将大爱清尘公益元素植入其中,不仅让参加的所有人听取大爱清尘情况的演讲,还将微跑与公益捐款相结合,让当天参加活动的近百人充分了解了尘肺病农民现状。

  建言

  2014年两会期间,严慧英提出的第一条关于尘肺病的提案中,特别强调了对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和企业加强工伤保险征缴的执法检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特别要对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予以严惩和重罚,并对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履行职业病体检、不予以职业卫生培训、不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企业,予以严查和重罚等内容。

  随着这些年多次参与大爱清尘的研讨会,参与大爱清尘的志愿活动,与大爱清尘和领域内专家的沟通,她对尘肺病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案的内容也愈加丰富。

  2017年,严慧英主要关注尘肺病的救助工作,提出“关于将不能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尘肺病治疗费用纳入医保基金的建议”、“关于修改尘肺病防治条例的建议”、“关于建立健全职业安全教育机制的建议”、“关于制作尘肺病宣传公益广告并在全国公共媒体刊播的建议”,以及“将不参加工伤保险并且拒不支付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的涉尘企业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建议”五条建议案。

  她还抓住每次两会期间媒体采访的机会向媒体呼吁,要多多普及尘肺病常识,呼吁农民工在粉尘环境下工作时务必戴口罩。

  2018年,她又提出加大尘肺病防止宣传力度、通过立法方式放开尘肺病诊断、加强有关尘肺病农民工医疗救治和工伤保险等3份建议案。

  对于放开尘肺病诊断这一建议,她解释道:“我曾接触过一对20岁出头的夫妻,他们俩都是在玉厂工作,都得了尘肺病,他们想跟玉厂打官司,但因为无法诊断而败诉。尘肺病群体大多数是像他们这样担负家庭经济支柱的中青年人,一旦患病整个家庭都陷入困境。”她希望能通过开放尘肺病诊断帮助尘肺病农民获得其他的救济途径。

  2019年两会,严慧英仍然不忘尘肺病预防宣传的重要性。“国家媒体对尘肺病的预防宣传没有完全实现,我还会继续提及,直到落实。”

  在预防宣传之外,她更希望通过整体的帮扶措施和制度层面的推进,帮助尘肺病农民工。“国家的精准扶贫,是为了保障最贫困的人们的生活,在这方面,政府下了很大的功夫。这其中,尘肺病占了很大的比例。”

  “随着这些年国家的重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尘肺病患者的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还有一些具体问题要解决。”于是,她更希望建立尘肺病防治救助专项基金,用于帮助苦难的尘肺病患者。这也是她2019年的提案之一。

  “这些年提了很多提案和建议,但是很多没有具体落实,真的很残酷,因此是否可以将违反法律的企业上升到刑事责任上来追究。”她想再次在全国两会期间传递这样的声音,号召公众关注职业病防治这一社会问题。

  今年,严慧英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将职业健康纳入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议》,呼吁相关国家部门及时出台细化方案,加强企业职业健康信用体系建设,具体包括出台职业健康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方案,构建全面的企业职业健康信用评价体系与公示制度,在相关建设中强化职业病前期预防的重要性。

  志愿者

  “我们要相信这个社会上有无缘无故的爱。”在研讨会上讨论尘肺病农民的生存现状、治疗和保障等问题时,严慧英有感而发。“希望我们社会中每一个人心软一点,善良一点,这是社会能够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到时候我们可能会处处碰到温暖的手、温暖的笑脸和温暖的心。”

  这是严慧英作为大爱清尘志愿者八年来的真实体会。

  2016年至2018年,她连续三年自费前往成都、兰州、济南等地参加大爱清尘志愿者大会。

  她曾在2018年志愿者大会上分享道:“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才有了大爱清尘今天的影响和成效……希望我们80年迈,芳华不再,蓦然回首,深感欣慰,这些年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了件正确的事情。”

  传承

  严慧英一家三代都跟政协有很深的渊源,她的祖父,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六叔严陆光曾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

  严慧英5岁时才第一次见到年过古稀的爷爷严济慈,回忆起少女时期和爷爷朝夕相处的那段时间,严慧英说,爷爷对她的学习并不作过多干涉,对品德要求却格外严格。严济慈教导后辈:“无论从事什么,都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作为政协委员,我关注最多的是尘肺病农民群体。” 加入九三学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她一直在学习爷爷的精神。“做的事情越多,视野越大,经历越丰富,越能感受到来自前辈的那股精神力量。” 严慧英说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在“践行”。

  “虽然在委员代表和全社会努力下政策层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有许许多多工作需要我们推进。我们参与为尘肺病农民呼吁的过程中,不光我们自己作出承诺,更重要的是影响别人,尤其是影响年轻人,成为更好推动社会公平发展的人。”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希望这一代年轻人能成为相信正义、公平和有爱的人,成为愿意为正义、公平和爱付出的人,愿意帮助尘肺病的人……这才是社会的希望。” 3月1日,严慧英在大爱清尘第十届推动解决尘肺病农民问题研讨会上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