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长三角的“氢”先机

长三角的“氢”先机
2022年03月28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在氢能领域,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顶层设计,长三角已抢占先机。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

  《规划》提出,目标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产业链“青睐”长三角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同时,从产业园层面看,无论是设立的时间,还是数量、规模或竞争实力,长三角均是领跑者。

  公开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的第一座氢能产业园——丹徒氢能源产业园2012年于江苏镇江设立,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氢能源产业专业园区。产业园涵盖氢能全产业链,配套产业孵化基地与研发机构,致力于打造成一座国际级别的氢能产业园。

  相比丹徒氢能产业园,如皋的“氢能小镇”名声更显,且与诸多尚处于建设或规划阶段的氢能产业园不同,如皋氢能小镇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体系,入驻氢能企业超过20家。

  长三角为何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又凭什么吸引产业链的青睐?

  “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既要实现高质量的经济进步,也要实现高效率的能耗控制。”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温建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长三角是能源使用的主要地区,虽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国家能源工程,给长三角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但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给长三角的发展任务来讲,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仍主要依靠大量能源消耗,表明长三角地区长期存在能源供给的短板和缺口。

  “同时,‘双碳’目标也促使长三角进行能源调整。”温建宁进一步分析称,不能仅依赖外部的能源输送和供给,也需要增强自身内在的造血功能,“比如,浙江等自建原子核电力供给基地等,以解决当地能源供血不平衡的问题和矛盾”。

  目前来看,交通领域是长三角氢能产业的重要发力点。

  以上海为例,嘉定“氢能港”已引进50多个氢能源和汽车智能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已集聚多家氢能上下游企业,中石油等企业在该区注册了一批氢能产业链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申能集团旗下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官方微信信息,3月1日,其与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投资实业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三方将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内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建设上海规模最大的氢能充装中心。项目一期投资1.8亿元,预计于今年8月启动建设;项目二期则计划建设液氢生产和充装装置。充装中心产出的低碳氢将通过高压管输车,供应给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交通领域的客户。

  在温建宁看来,受制于国家特殊能源生产的严重约束,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能源消耗市场,在不可能发展核电等能源的条件下,比较聪明地选择了更加安全和绿色的氢能源,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替代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是因地制宜平衡能源供应的重要手段,对支持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顶层设计加速完善

  作为新兴产业,氢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指引和支持。

  事实上,2011年开始,我国国家相关政策就已经提及制氢、储氢等配套设施发展。2018年后,地方政府针对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陆续推出,2019年5月,《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正式发布,目标将长三角氢走廊打造为我国氢能产业示范领先地区。

  截至目前,江浙沪三地均已发布了氢能相关政策或规划。

  其中,最新发布的《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指出,发展氢能产业,既是上海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选择。

  根据《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浙江基本形成完备的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加氢设施网络较为完善,氢能在汽车、船舶、分布式能源等应用领域量化推广,成为国内氢能产业高地。

  《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则明确,加强氢能网络布局,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盐城等城市加大投入,发展城市供氢管网、加氢站网络。

  温建宁表示,当下,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掀起氢能发展热潮。国内稳定的政策环境,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社会资本介入,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快速进入示范应用阶段。

  “但是,大规模发展仍面临着氢燃料电池成本高、加氢站设施薄弱、终端用氢成本高等技术与成本瓶颈。”温建宁强调,“未来,技术、标准规范、政策等多因素协同发力,将有助于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商业化步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