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创新,复旦举办科学报告会庆祝建校117周年

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创新,复旦举办科学报告会庆祝建校117周年
2022年05月28日 14:21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劳动报

  

摘要:在校庆期间举办科学报告会是复旦大学的传统。

  

  5月27日,复旦大学迎来了117周年校庆。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创新”主题,第56届校庆科学报告会综合场举行。六位专家从信息通信、类脑、医学智能诊断、能源经济学、传播学等不同维度来讨论切磋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创新。

  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的报告主题为《认知域工程技术范式变革》,他从人类社会的三类生活空间谈起,论述了物理--—信息—认知“三域”交织的广义功能安全问题。

  他表示,信息域、物理域、认知域在泛在互联要求下产生了新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归一化表示为广义功能安全问题。如不有效解决广义功能安全问题,信息/数字基础设施就如同“沙滩建楼”,严重威胁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安全。解决广义功能安全问题,需要建立内生安全防御新范式。

  在名为《从脑数据到脑模拟: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报告中,大数据学院院长、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以智能科学的发展为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互为借鉴融合的历史,以探索脑科学为抓手,科学界将以发展全脑计算,来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则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创新过程切入,在报告《最小自由能:AI的第一性原理》中探讨了他对新工科建设的全新认知。他指出,新工科新就新在“发明创造”这四个字上,新工科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发明创造人才,构建发明创造工程。他以防疫消杀智能设备为例,阐释了要实现融合创新就要基于目标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员协同的智能融合、从需求到应用的产学研融合。

  据了解,在1954年复旦大学校庆前夕,时任复旦校长陈望道提出,“校庆种种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当年的校庆即举行了复旦大学首届科学讨论会,在校庆期间举办科学报告会也从此成为复旦大学的传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