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福建卫生报
华南首例
PADN在榕实施 “蓝嘴唇”患者有了新希望
柴大军教授(左二)在查房
“蓝嘴唇”,即缺氧导致嘴唇紫绀,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典型特征之一。因此,“蓝嘴唇”就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代称。由于前期诊断困难,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往往治疗比较困难,肺动脉高压一度被称为“心肺血管疾病中的癌症”。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滨海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执行院长、心血管内科柴大军教授团队,顺利完成了华南地区(因临床研究注册需要,划归华南地区)首例肺动脉去神经术,为“蓝嘴唇”们带去了新的希望。
75岁的老王(化名)因为心衰引起了肺动脉高压,曾服过一段时间的靶向药物,收效甚微。
经过严谨的评估后,柴大军教授团队决定为老王尝试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团队研发的经皮肺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即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
手术难点在于,需要结合冠脉、电生理两种手术方式,精准地找到射频消融的有效点位。
术后仅三天,老王即可出院,运动耐力和心脏功能有所提升。
“以前,肺动脉高压主要的治疗方式有靶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但上述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缓兵之计’。有了PADN技术后,就又多了一种可快速见效的‘新武器’。”柴大军教授表示。
据悉,附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于今年成立了肺血管病诊疗中心,旨在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肺动脉高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