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讲好人文机场故事才能把“流量密码”握在手中

讲好人文机场故事才能把“流量密码”握在手中
2024年04月26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

  王艺超

  如果说有一个省份掌握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流量密码”,那它一定是河南。近年来,从河南博物院的文创盲盒,到被央视春晚捧红的《唐宫夜宴》,再到堪称“一路开挂”的《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等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优秀传统文化俨然已经被河南省锻造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在线上获得广泛赞誉后,河南开始将文化传播的触角伸向更多方向。近期,河南洛阳北郊机场与携程共同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活动——“梦里盛唐,幸会洛阳”主题机场揭幕仪式。在牡丹花动的4月,众多坐着飞机远道而来的赏花“大军”,一落地就能发现洛阳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为打造好这一古风主题,洛阳北郊机场不仅邀请表演者身着古装进行表演,还在机场内设置了“牡丹花开又逢君”拍照打卡点,并对航站楼大厅进行了重新装饰,对白马寺、老君山、洛阳牡丹展等地方旅游资源进行了重点宣传。这是民航与旅游的又一次成功携手,更是对人文机场内涵的进一步拓展。2020年初,民航局印发《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提出到2035年将实现标杆机场引领世界机场发展,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的四型机场。此后,全国各地机场纷纷开展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核心的四型机场建设探索与实践。与平安、绿色、智慧相比,人文机场建设更像是一道开放题。所谓人文机场,是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富有文化底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场。但如何展示文化底蕴以及展示何种文化底蕴,无疑需要运营者深入思考。在打造人文机场的最初阶段,展示地域文化是很多机场的共同选择。例如,将当地景区照片装饰在航站楼内,或是在航站楼内举办地方旅游摄影展等。然而,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静态图片显然吸引力有限。随后,一些机场开始在人文机场建设中增强互动性。例如,首都机场邀请非遗传承人向旅客展示非遗手艺,西安咸阳机场邀请朗诵艺术家和书法家带领旅客读诗、写字等。如今,一些机场尝试打造地域文化IP。以河南为例,“古装”就是其地域文化IP的关键词。今年初,郑州机场上演了一场变装秀——当41位小游客结束在河南的研学之旅,准备乘飞机返程时,6位身着汉服的机场员工热情相送。在郑州机场获得好评后,洛阳北郊机场不仅请来了妆造养眼、能歌善舞的演员,还进一步提出打造拍照打卡点以及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不难预料,接下来将有更多“穿越”活动出现在河南机场的航站楼内。对机场来说,将地域文化IP化的最大好处,是能够通过一系列活动和设计为机场打造鲜明的人文特质,把“流量密码”握在自己手中。由此可见,建设人文机场的路将越走越宽广。而借助机场这个窗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将被讲得越来越好,传播得越来越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