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张君:
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诠释使命
本报通讯员程思敏王俊锟
既能冲锋一线坚守国门,也能勇担使命推进重大项目,他不仅是部门的主心骨,更是工作的急先锋。参加工作25年来,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东区安检部党委书记张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的“奋斗答卷”。
主动挑起重点项目重担
2024年,在首都机场集团和安保公司的部署下,首都机场T3航站楼提质增效项目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张君作为安保公司东区安检项目负责人,勇挑重担,全身心投入其中。
他深知提质增效项目至关重要,安检整体流程的优化直接关系到旅客的出行体验和机场的运营效率。项目初期,张君多次与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北京建设项目管理总指挥部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接,对项目的重点环节进行实地踏勘、反复沟通。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张君针对项目方案中涉及安全、信息、资源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规划提出了精准实用的75条反馈意见,最终均被采纳,重点解决了值机岛托运安全检查建造模式、T3C四层集中验证及行检开包模式、T3C/T3D安检现场布局规划等重点问题,为提质增效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资源改造过程中,张君紧密结合旅客实际需求和安检工作特点,带领团队成员投入到紧张的研讨中。会议室里常常灯火通明,张君与团队成员针对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推敲和打磨,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尽管项目仍在持续推进中,但他的辛勤付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将关爱送到员工心坎儿上
东区安检部负责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出港旅客的安全检查工作,是从事空防安全保卫的主力部门。张君作为部门党委书记,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新路径,创新性地提出了“四引领四轮驱动”的“4+4”模式,将党建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共同谋划、协同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张君深知,只有将党建与业务充分融合,才能更好地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此,他牵头成立了党建活动小组,构建了组织、工作、服务三大体系,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红色速递”党建模式,确保党建工作在多业务领域的全面覆盖和高效开展。他始终心系基层,定期深入党支部开展调研检查,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精准掌握工作进度,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他以至诚为本、至简为道,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业务发展,更重视员工的民生需求,以员工关心的“小事”为切入点,传承并创新“枫桥经验”,将关爱送到员工的心坎儿上。通过多次深入一线,倾听员工心声,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张君聚焦员工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全年共梳理问题27项,其中立行立改18项、协调职能部门共同解决5项、持续推进解决4项,在部门内营造了“民意快速达、关爱无死角、服务不打烊”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生动诠释了首都机场集团“凝心工程”的深刻内涵。
确保每一道安全防线坚不可摧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作为运行部门的管理人员,张君不仅是这一信念的坚守者,更是实践者。他时刻将“一岗双责”扛在肩上,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党对安全工作的引领,更将部门安全生产与党建工作相融合,共同部署、监督、考核,为部门安全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张君积极对接首都机场集团“安全发展全景图”项目实施路线图,全力抓好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与安全绩效监测,将CSMS(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为现代化)的16项主体责任与部门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对部门保障能力的细致分析,他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回头看”和“再评估”,确保每一项安全措施都落到实处,每一道安全防线都坚不可摧。同时,张君对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也倾注了大量心血。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安全保障工作的新要求,他敏锐洞察,全面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他的推动下,部门成立了风险隐患排查小组、文件制度编写小组等多个专项小组,动态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和制度文件。
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是张君25载坚守岗位的真实写照,他也因此获得了“2024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先进个人”称号。对张君而言,荣誉是动力,更是鞭策。接下来,他将继续用行动诠释使命,为创造卓越价值的世界一流机场产业集团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