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青海日报
本报海东讯 (记者 陈俊 牛玉娇)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今年首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项目3月8日在塘川镇开工后,3月10日,威远、丹麻、林川等乡镇6个项目也同时上马,标志着互助县地质灾害防治及集中安置点建设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从根本上解决7个乡镇172户671人因地质灾害隐患带来的生命财产威胁。
作为互助县今年首个开工建设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项目,3月8日,塘川镇在朱家口村举行项目启动仪式, 项目计划安置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17户71人,在塘川镇双树村划定建设安置区,户型均为一层庭院,每户占地面积267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80平方米,并配套完善水电路等生活配套设施。
近年来,因极端强降雨频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互助县红崖村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给灾害地群众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灾难和创伤。而互助县的地形以山地沟谷为主,山大沟深,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每到汛期村内切坡建房、临崖居住群众安全存在极大隐患。为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互助县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决策部署,按照“应搬尽搬、应搬早搬、应搬必搬”原则,分期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其中第一期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购房安置”三种方式安置。搬迁的17个乡镇1936户群众,大部分群众将安置到10个集中安置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