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巴彦
“大朋友、小老师” 公益支教下乡送知识
驻村工作队队员入户家访。
□文/摄 王天航 本报记者 王志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寒假期间,巴彦县丰乐乡政府与哈尔滨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紧密合作,整合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推出“大朋友、小老师”公益支教项目。该项目通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乡村孩子提供线上学习辅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精准辅导 点燃乡村教育新希望
“大朋友、小老师”公益支教项目吸引了150余名本科生和硕士生志愿者踊跃报名。经过严格筛选,75名优秀志愿者脱颖而出,为丰乐乡新立村和丰富村的37名孩子提供为期十天的精准辅导,平均每名孩子每天上课2小时,累计授课740小时。
“小老师”和孩子们在云端“面对面”。“小老师”们根据各自的专业和擅长的领域进行分工,课堂上,与孩子们积极互动。通过耐心讲解和互动,帮助他们逐步掌握知识点。孩子们踊跃提问,热情参与讨论,课堂氛围活跃。志愿者们采用“多对一”辅导模式,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量身定制教学方案,不仅耐心讲解知识点,更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知识的海洋。
村民点赞 教育帮扶暖人心
此次支教活动深受孩子们喜爱,也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新立村村民于某感慨道:“平时忙于农活,没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上次活动错过了,心里特别着急。这次我家两个孩子都参加了,志愿者老师讲课特别好,和孩子相处得也很愉快,还给孩子讲了很多大学生活和学习的事情。”
丰富村村民陈某表示:“孩子说老师讲得特别清楚,都学会了。我们做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不能辅导孩子学习,平时也没时间管孩子学习,放假了孩子只能在家散养。这个活动真是帮了大忙,非常感谢丰乐乡政府和哈尔滨理工大学。”
持续发力 助力乡村振兴
“大朋友、小老师”公益支教项目是丰乐乡政府与哈尔滨理工大学携手推动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教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丰乐乡政府将继续深化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合作,持续结对,开展定点教育帮扶,努力将结对帮扶从短期的一次性计划转变为长期持续性规划,确保帮扶工作长效,实现从“一次一计划”到“长期结对”的转变。通过教育帮扶,点燃乡村教育的希望之火,为丰乐乡的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