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良田沃野织锦绣

良田沃野织锦绣
2025年03月25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良田沃野织锦绣

  ——平塘县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综述

  

  

  • 机械化耕种

  

  • 机械化采茶

  

  • 现代化蛋鸡养殖场

  

  • 自动化养猪

  

  • 辣椒育苗大棚自动喷淋系统浇水

  

  • 集约化的平舟镇辣椒育苗基地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   杨宇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推动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近年来,平塘县以“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数字化”建设为主攻方向,不断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

  农业机械化传统茶园展新篇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也实现了新的变革。

  在平塘县山海原生茶园基地,一垄垄翠绿的茶树布满山坡。以前全靠人工采摘的茶园,现在迎来了新变化。几名采茶工人正手持小型采茶机进行采茶,机过茶梢,茶树上的鲜叶瞬间落下,不一会儿工夫,采茶机便收集了满满一袋茶叶。

  采茶工人徐启书一边熟练地操作小型采茶机一边对记者说:“人工采摘每人每天只能采摘0.5公斤左右,采用机器采摘,每天能采摘50公斤至100公斤,极大地提高了采茶效率。”

  茶农谭占芬家种植了30多亩茶叶,每到采茶季总是让夫妻二人喜忧参半,喜的是茶叶丰收了,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忧的是采茶旺季人手不够、忙不过来。现在她利用空闲时间,到茶叶基地学习采茶机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目前,平塘县共有18.88万亩茶园,由于茶园面积逐年扩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每到采茶旺季用工不足就成了各地茶园面临的最大难题。围绕这一难题,平塘县在茶园引进小型采茶机,并在开采期间安排技术人员深入一线,现场指导规范采摘与加工流程,严格把控茶叶品质,着力提升茶叶采摘率,实现应收尽收,真正把“绿叶子”变成了“票子”。

  如今,随着采茶机、杀青机、揉捻机、包装机等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茶叶生产正在由单一设备向自动化生产线转变,推动了全县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预计3月底,全县茶叶产量可达985.8吨,在绿意盎然中推动全县农业现代化向前迈进。

  农业集约化蔬菜产业谱华章

  新技术带动新产业,新设备助推新发展。近年来,现代化设备、现代化体系为平塘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平舟镇,当地利用现代化育苗基地,用现代化设备科学化、规模化育苗,并将辣椒苗免费发放到全镇15个村,助推辣椒产业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说起现代化育苗,平舟镇辣椒产业干部罗德波激动地对记者说:“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设备的作用就是能够第一时间控温,比如水分低时,能立即浇水。”

  科学化和规模化的育苗方法是平舟镇育苗基地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该基地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栽种和管护“全链条式”服务,机械施肥、浇水、自动恒温保湿,人工去除劣质苗,极大地提高了辣椒苗的成活率与辣椒苗质量。

  罗德波深有感触地说:“目前育苗中心用了比较先进的水肥一体化喷淋设备、温控设备、水稻播种育苗等设备,在室外也用到了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这些设备使得劳动成本降低、效率有效提高。”

  近年来,平塘县围绕六硐、四寨、京舟、卡罗、丹平、新光、新街等300亩以上坝区及公路沿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进行科学谋划布局,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已经建成了14个年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14个、年集约化育苗达到了1.04亿株,同时还有1个清洁示范园区。全县累计蔬菜种植面积5.21万亩,产量11.87万吨,产值达3亿元。

  农业自动化养殖产业展翅翔

  近年来,平塘县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以智能化设备、现代化产业体系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平塘县平舟镇土寨村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在现代化、智能化设备的助力下,鸡蛋日产量可达57.6万枚。

  在鸡蛋分拣处,一枚枚新鲜鸡蛋正乘坐“电梯”缓缓下行。“电梯口”的工作人员利落地挑选优质鸡蛋放入蛋托、装托入箱,待装车之后驶向全国各地。

  喂料、喂水、清粪、收蛋……全都只需一个按钮,自动化设备和管理不仅提高了产蛋率和鸡蛋品质,更推动了蛋鸡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高效发展,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最快的速度是3分钟能捡360枚,就是一件,我能这么熟悉、这么快地捡鸡蛋,正是因为这个自动输蛋带比较方便。”蛋鸡养殖基地工人陆永燕说。

  平塘县平舟镇土寨村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由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支持建设,拥有自动化车间、全套生产线、消毒系统、存储设施以及饲料供应塔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和示范化经营。

  贵州金塘玉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后,我们已经把鸡蛋的库存保持到日清的状态,甚至是供不应求。截至目前,已销售1.7万余件,610多万枚鸡蛋,主要销往广东等地。”

  一枚枚“数字蛋”迎来了高产,也拥抱了更广阔的市场。2025年,该养殖基地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全力以赴振兴乡村。

  贵州金塘玉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将规划二厂建设,同时引入更多相关的管理工具,包括线上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鸡舍的养殖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以便进一步地精细化管理,提升整个鸡蛋的产蛋率和降低能耗成本。”

  农业智能化精品水果香满园

  精品水果产业是平塘县农业现代化的又一亮点。从鲜嫩的蔬菜到香甜的水果,平塘县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甜蜜”中不断延伸。

  在平塘县塘边镇扎营坡精品水果数字化产业示范基地,采用“人工+智能化”的管护方式,通过科技让果园管护有“智”更有“质”。

  走进基地,技术人员正在利用水肥一体化系统,采取“人工+智能化”的管护方式为果树浇水、施肥。此种管护方式,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能自动调控灌溉及施肥量、施肥时机,使果树得到最佳的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最大程度地满足果树的需求,提高果园产量和果实品质。

  “用智能化浇水滴管浇水,1000多亩1人最多3天就可以浇完。但是人工浇水,每天需要20个人,至少要浇10多天才能浇完。智能化的管理科学,让果子更大、更甜。”基地技术人员杨胜选介绍。

  基地除了水肥一体化系统,还配套有喷灌系统、智能监控系统、中控系统,以及气象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数字化设备,科技贯穿了果园的全年管理,让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变,为当地精品水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基地主要做精品水果,是‘人工+智能’管理。目前基本上用的都是水溶肥,所以水果长得很大、很甜,能卖到很好的价钱。预计今年水果总产量20万公斤左右,产值达270万元左右。”平塘县腾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果园丰收底气很足。

  近年来,平塘县围绕克度百香果、平里河四月桃、开花寨蜜柚、塘边扎营坡数字化精品水果等种植示范区,进一步补齐品种、品质、品牌短板,逐步形成生产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推动全县水果产业壮大发展,迸发产业振兴的“新能量”。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3.75万亩,投产果园面积达12.76万亩,累计产量0.14万吨,产值达640万元。

  田畴织锦绣,沃野遍生金。伴随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强音,一幅粮仓满、果蔬丰、百姓富、乡村美的瑰丽画卷正在平塘大地徐徐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