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周荣光
在湖北省宜昌市赵家堰村,91岁的老党员万官鼎生前反复叮嘱子女,丧事从简。在他离世后,子女们商量决定将礼金标准定为10元。葬礼结束后,已有十余户村民表示将效仿“10元礼金”模式。
“10元礼金”的葬礼上,村民不再纠结于还礼压力,转而专注追思悼念。送葬队伍中,有人回忆老人生前带领村民修路的往事,有人讲述他担任生产队长时的公正无私。仪式重心的转移,让葬礼回归情感本质,体现出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随礼金本是人之常情。但不知从何时起,名目繁多的人情,来往礼金“还不起”,成为许多人的沉重负担,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际关系变了味。甚至有一些家庭不惜举债办一场“体面”葬礼,直接影响了正常生活。
真正的文明进步,不在于颠覆传统,而在于让古老习俗焕发新生,在现代化浪潮中保有“有情”底色。“10元礼金”荡起的文明新风,是对社会风气的有力引领,为乡村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期待更多地方在推进移风易俗中,加强与群众沟通,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宣传教育,注重榜样引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注重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共建文明和谐新风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