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1985年,中国使馆搬迁前检查发现35组国产窃听器

1985年,中国使馆搬迁前检查发现35组国产窃听器
2024年11月01日 09:51 新浪网 作者 甲壳虫历史

  回顾20世纪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中阿两国曾经是红色阵营的铁杆伙伴。在中国1950年代初期建国后不久,因为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的国际生存环境非常艰难。此时,阿尔巴尼亚成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有力支持者。两国关系在那个时期可以说是亲密无间,中国也为了支持阿尔巴尼亚的社会主义建设,尽其所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80年代中期,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变化使得这段友谊出现了裂痕。据说阿尔巴尼亚在某些问题上采取了与中国对立的立场,并且在经济援助方面产生了更多贪得无厌的要求。传闻这段变化让北京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因此中国决定修正对阿的支持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两国的关系。

  

  正是在这样一段外交关系急转直下的背景下,1985年的阿尔巴尼亚大使馆窃听事件发生了。中方替换前任大使,郗照明出任新的驻阿大使。整个更替过程中,阿方的态度颇为冷淡,也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国际礼节。更让人费解的是,在郗照明刚刚上任后不久,阿方就告知要更换中国的旧大使馆至一座新建的更为豪华的大楼。

  

  这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郗照明及其团队心中却生出了不少疑虑。很快,这些疑虑被证实是必要的。在对新大使馆进行仔细检查之后,中方发现了数十个窃听器,这些窃听设备竟然还贴有“中国制造”的标签。这不仅是对中方的一种巨大羞辱,更是对国际法和外交礼仪的公然践踏。尽管如此,由于考虑到两国关系,中国选择了一种相对克制的处理方式,没有将此事公之于众,而是进行了内部的彻底排查,并与阿方进行了僻静的沟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河南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