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蜂鸟 | NASA宇航员滞留背后:得意的马斯克与被羞辱的波音

新浪蜂鸟 | NASA宇航员滞留背后:得意的马斯克与被羞辱的波音
2024年09月03日 08:30 新浪网 作者 蜂鸟

  

  

图源:央视新闻

  作者:金煜

  编辑:李固

  这周,身处国际太空站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两名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尔确认收到了坏消息。

  他们乘坐前来的波音“星际客机(Starliner)”将空载返航回地球,而他们在太空中的滞留时间从两周变成了8个月,要继续留到明年,改乘伊隆·马斯克的SpaceX飞行器回家。

  波音“星际客机”好不容易看似要赶超SpaceX了,却在首次载人任务中,从往返票变成单程票,最终还需马斯克来相救。

  这一决定更加巩固了SpaceX在美国太空业务中的霸主地位,而对于本已深陷危机中的波音公司,则无论是恢复外界信任还是财务报表方面,则都是雪上加霜。

  好不容易追赶上SpaceX,却故障频现

  苏尼·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尔这两名身陷太空站的宇航员何去何从的问题,在过去几个月内成为地球上讨论热烈的话题。

  今年6月5日,在佛罗里达,波音公司通过名为“星际客机”的载人航空飞机,将这两名经验丰富的宇航员送入了国际空间站。

  这是“星际客机”这艘新型太空船的首次载人飞行,是波音公司首次将宇航员送入太空,也令其在追赶多年后,终于成为Space X之后第二家能够为NASA提供太空往返载人业务的公司。

  按原计划,两位宇航员的这次旅行将在25小时后抵达太空站,他们将在太空站的轨道实验室度过近两周时间,然后在6月14日爬回“星际客机”,返回地球,在美国西部偏远的沙漠中着陆。

  “我们出发吧!”当时,兴奋的威尔莫尔穿着亮蓝色的刻有“星际客机”的宇航服,在升空前激动地喊道。

  这场发射姗姗来迟。由于航天器的缺陷,它的首次亮相已经迟到多年。

  它原定在2019年首次试飞,可是之后出现了很多技术挑战,NASA要求必须重复试飞,最后才批准宇航员登机。

  2022年它再度尝试试飞,又出现了降落伞问题。今年6月这第三次发射之前,又出现了技术干扰。

  先是用于操纵飞船的推进器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发生了暂时失灵,接着,发射一周前,推进系统发生了少量氨气泄漏,造成了延迟,幸好泄漏量很低,可以控制。

  最终发射过程也并非完美。发射前,发生两次倒计时失败,好在最后发射过程一切顺利,发射半小时后,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安全进入轨道,直追空间站。

  然而,机组人员安全抵达空间站后,却不断出现故障,返程变成了难题,NASA和波音的工程师们一直在加紧排除飞行器的故障。

  NASA数次推迟了返回时间。至今,两位原本可以在八天后回家的宇航员,已在国际空间站的失重状态下困了近三个月。

  他俩的状态依然很好,空间站有充足的补给,工作也让他们忙碌。

  NASA官员表示,为了照顾他们,NASA调整了最近一次货运飞船上的补给品,让他们有足够的供给。“没有人需要节食或限制卡路里。”NASA空间站项目经理达纳·魏格尔说。

  对于宇航员来说,在太空站调整任务而延迟回家,也是常见的事。

  而且,此次是“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进入太空,因此,推进器在太空中出现故障,也并非完全意外。

  但是,这么长时间的延迟,且围绕返程的各种激烈讨论充满了混乱和不确定性,这在NASA历史上也少见。经过数周的测试,NASA认为还是不清楚飞船是否能在推进系统不再次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返回。

  最终,NASA本周确认,返回日期将可能改为明年2月,回程接送的,不是“星际客机”,而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伊隆·马斯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Crew Dragon)”。

  届时,两名宇航员将错过感恩节、圣诞节和新年,他们原定的两周太空之旅变成了八个月,他们将穿上带着SpaceX审美观设计的白色宇航服,终于踏上归程。“星际客机”则将于今年9月返回地球,但机上不会有人。

  波音与SpaceX:同一起跑线,差距不断拉大

  为何“星际客机”往返票变成了单程票,甚至需要伊隆·马斯克来救场?

  这要从2011年NASA航天飞机项目终结说起。

  举国打造的航天飞机退役后,NASA转换业务模式,转为由私人企业承包宇航员往返空间站的业务,选择了两家公司相互竞争,共同承包。

  一家是自阿波罗时代开始就与NASA有着良好关系的老牌波音公司,一家则是新兴的伊隆·马斯克的SpaceX。

  NASA之所以选择两家承包商,是希望让两家不同的美国公司相互竞争同时相互支持,如果其中一家公司的飞行器发生了意外,另一家公司就可以作为补充,继续飞行和科学研究任务。

  这是NASA降低风险的重要举措,在此次“星际客机”返程被替换成SpaceX之举就可以看出,有两个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太空往返的士业务,NASA为两家公司支付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固定承包费用。

  两家公司自行设计飞行器,自行想办法将成本控制在这个费用之下,因此,公司也有足够的激励通过创新来提高利润。

  两家公司因此研发出完全不同的,可重复使用的两个飞行器,波音开发出了“星际客机”,Space X研发出了“龙飞船”。

  事实上,最初,NASA更看重波音,据NASA前副局长洛里·加弗在回忆录中描述,波音因与NASA有着深厚合作渊源,被认为是该往返业务的首选承包商,而一些NASA的官员认为SpaceX公司对这项工作出价较低,不切实际。

  此后,两家公司都花了比预期更多的钱在研发上,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波音几乎在开发的每个阶段上都经历挫折,不仅在“星际客机”的研发上频繁延误、出现技术故障,而且在这款飞行器的财务问题上也一直在挣扎。

  公司披露,目前已经在这个项目上出现了超过16亿美元的成本损失,至今,公司也无法明确是否能在这个项目上,从多年的投资中获得回报。

  此前从未与政府有过合作的初创企业(SpaceX)则走上了光鲜的成功之路。

  2020年,SpaceX公司成功将宇航员送入轨道,成为全球第一家实现这一目标的私营企业。

  在此之前,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主体实现了太空载人技术。2020年之前,NASA只能将运输宇航员的业务外包给俄罗斯,而这之后,该业务始终由SpaceX独自完成。

  近年来,它所负责的发射任务比其它任何一家供应商都要多,已经在美国太空生态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

  至今,SpaceX 已经为NASA运送了9名宇航员前往空间站,还为休斯顿一家包机公司运送了三个私人团体。

  光今年,SpaceX的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火箭已经发射了80多次任务,而竞争对手联合发射联盟只有4次,火箭实验室美国公司只有10次。

  去年,SpaceX全年完成了96次发射任务。

  SpaceX也并非完全没有发生事故的时候。今年夏天,该公司的火箭舰队出现了罕见的事故而停飞了几个星期,因此延误了一些发射任务,包括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货运飞船、私人宇航员之旅,以及前往木星一颗卫星的科学任务。

  但即使如此,SpaceX依然已成为NASA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深,被授予了多项令人瞩目的任务,成为美国太空计划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马斯克的最新火箭“星际飞船(Starship)”计划在十年内,将NASA的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

  此外,国际空间站计划于2030年退役并脱离轨道,国际空间站届时将坠入大海,需要由专门设计的飞船从轨道上扯下来,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NASA也已交给了SpaceX来负责。

  波音员工感到“羞辱”

  当今年6月搭载着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的“星际客机”终于成功发射升空时,NASA和波音似乎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们的官员在对公众的讲话中也充满了激情,那就是似乎波音最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所有的挫折都是值得的。

  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拖延,但它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正在赶超SpaceX公司。

  现在,“星际客机”又再次遭遇延误和故障,再次打击了对波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波音的高管们也不再公开露面了。

  过去几周内,围绕着“星际客机”是否可靠的问题,波音和NASA工程师之间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其分歧甚至还罕见的公开化了。

  波音公司认为,该飞行器足够安全,可以搭载两名宇航员返航。当时,波音副总裁兼“星际客机”项目经理马克·纳皮就将推进器故障和氨气泄漏描绘为试飞中的例行问题,他当时说:“这些都是很小的问题,我们会在下一次任务中解决的。我认为这些问题根本不重要。” NASA则采取了更谨慎的态度,要求在做出决定之前增加测试,获得更多的数据。

  最终,NASA在权衡数周,终于做出用SpaceX 替换“星际客机”的痛苦决定。

  对于NASA来说,一方面要保证宇航员的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也尽可能不要再打击波音公司的信誉和财务报表。

  SpaceX的成功,意味着NASA对它的依赖加深,而如果波音公司失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不会出现SpaceX的第二个选择,这对于NASA两重选择以互相支持的抗风险思路而言,并非好事。

  选择SpaceX可能让波音承担了羞辱,令其在各种丑闻叠加的危机中雪上加霜,但继续选择波音的“星际客机”,万一出现事故,则将是更加戏剧性的失败,会给波音造成致命的打击。

  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对记者说,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灾难共造成了14人死亡,这两个灾难的教训是必须牢记的。“决定让布奇和苏尼留在国际空间站,并让波音星际客机空载返航,这是对安全承诺的结果。”

  对于波音来说,这一决定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士气。据《纽约邮报》称,一名员工称,由马斯克的SpaceX来营救宇航员,这让波音的员工们感到“羞辱”。

  “我们最近遭遇了太多的尴尬,我们就像在显微镜下,这让情况更糟糕了100倍。”一名员工说,波音内部的士气“一落千丈”。他还补充说,“我们恨SpaceX。我们一直都在说他们的坏话,而现在他们却来拯救我们了。”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波音公司负责监督“星际客机”的副总裁马克·纳皮在写给研发该项目的员工的一份信中说,这一决定并非他们所希望的。

  不过,信中,纳皮依然礼貌地表示,波音公司已准备好采取必要行动,支持NASA的新计划。“重点依然是首先确保机组人员和航天器的安全”,他写道。

  波音取消太空业务并非不可能

  NASA这一决定,让本已处于低谷中的波音公司更加雪上加霜。

  近年来,波音已深陷生产质量和安全的危机中。今年,波音又遭遇一架全新的737 Max喷气式客机飞行途中机身断裂的事故,导致该飞机停飞,此后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美国证交所对其进行调查,波音高层也发生重大变动,董事长拉里·凯尔纳不再竞选连任,波音商用飞机部门的首席执行官斯坦·迪尔也即刻离职。

  7月,前航空供应商罗克韦尔柯林斯的高管凯利·奥特伯格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就任波音下一任首席执行官。此时,外界包括政府部门、供应商和公众对这家庞大企业的信任度已降到历史最低。公司股价已下跌30%,有可能创下2020年以来最差的年度业绩。

  财务情况更加糟糕,今年上半年,公司每月消耗就超过10亿美元,第三季度将继续消耗现金。

  上季度,波音公司注入了100亿美元的债务融资,但如果其经营状况没有大幅改善的话,是否能继续融资就很难说。对于奥特伯格来说,稳定波音公司这家富有传奇色彩的巨无霸制造商,将是美国企业历史上最艰难的挑战之一。

  而现在,这起太空业务部门的尴尬事故,让本已焦头烂额的波音新管理层不得不面临更多的棘手问题。

  作为正在对波音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奥特伯格来说,为了让波音稳定,走上正轨,不排除他干脆取消载人航天计划的可能性。

  如果项目被确认过于复杂,无法收回投资,它有可能就会成为波音改革的累赘而被砍掉。

  因此,“星际客机”下个月空载返回地球时的表现就极为重要了,NASA之后也可能会对“星际客机”进行再评估,并且要求其在再次搭载宇航员之前,再进行一次试飞,这可能还得再花费波音4亿美元左右。

  据彭博社报道,根据Jefferies公司的报告,波音公司在努力完成NASA的航天合同任务的过程中,额外的延误可能会使波音每年损失约5亿美元。

  即使“星际客机”某一天能赚到钱了,对于波音公司的股东而言,它依然是相对较小的一部分。它隶属于波音公司的国防业务部门,该部门第二季度的销售额是60亿美元,每次成功往返国际空间站能带来大约3亿美元收入。

  相比之下,波音公司的商业航空航天和服务业务第二季度收入近100亿美元,而在波音因新冠疫情和Max机型坠机,以及737Max质量问题导致的危机之前,2018年第二季度时,这个部门的业务高达180亿美元。

  因此商业航空业务很可能依然是未来促使波音业务利润增长的主要部门。

  如果波音剥除NASA项目的话,有可能会卖给其它国防承包商,如洛克希尔·马丁或诺斯罗普·格鲁曼,这两家公司都拥有现成的太空业务。

  也有其它潜在的私营对手出现。加州的初创太空企业火箭实验室美国公司的彼特·贝克在近期与《商业内幕》的采访中,透露了他计划在2025年中期发射一枚名为“中子“(Neutron)的新型大型火箭,有望成为SpaceX猎鹰9号火箭的直接竞争对手,它可以部分重复使用,将货物送入轨道,而成本仅为传统火箭的一小部分。

  不过,即使有其它的选手出现,短期内,市场很难实现平衡,SpaceX在美国NASA太空业务中将继续处于霸主地位。

  在整个波音危机与NASA业务问题上,一个旁观者兼受益者,就是竞争对手伊隆·马斯克,他也总在关键时刻跳出来指点江山。

  他很早就表示欢迎竞争,认为太空业务应该像电动车一样有多家企业参与。他在“星际客机“成功升空时客气地对波音表示祝贺。

  当波音公司发生延误时,他将这归咎于该公司有“太多的非技术经理”,并重申了他的观点,即制造公司的管理层应该由工程师担任。

  当NASA宣布两位宇航员将换乘SpaceX返回后,他针对奥特伯格选择常驻西雅图,以此靠近生产基地的做法表示赞许,发言道:“波音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正在工厂里工作。这样做是正确的。”

  (内容参考美联社、彭博通讯社、华尔街日报、科学美国人、大西洋月刊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