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浙江泰鸿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鸿万立”)的沪主板IPO之路迎来喜讯,顺利拿到证监会的注册批文。时隔四个月,泰鸿万立启动发行,3月27日进行网上路演,3月28日网下申购。
乘新能源东风大鹏展翅,扣时代脉搏跳发展强音
泰鸿万立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结构件与功能件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等领域,具备多种总成零部件以及模具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在行业内深耕数载,泰鸿万立凭着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对技术的卓越追求,赢得了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沃尔沃、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通用五菱、江铃汽车、领克汽车、奇瑞汽车、上汽大众、广汽丰田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或品牌的青睐,成为其一级供应商。
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多层级分工的特点,其供应链按照“零件、部件、系统总成”的金字塔式架构,划分为一、二、三级供应商。而一级供应商通过整车厂商的认证后,不仅可以为整车厂商供应产品,还具备参与整车厂商联合研发的能力,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在与客户的多年合作交流中,泰鸿万立多次被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整车厂商授予“年度优秀供应商”、“最佳合作奖”、“质量提升奖”、“忠诚奖”等荣誉奖项。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鼓励方向。据统计,2018年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由127.05万辆、125.62万辆增长至958.65万辆、949.52万辆,占我国汽车产销量的比重分别由4.57%、4.47%增长至31.78%、31.5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9.81%、49.86%,渗透率及销量规模整体迅速提升。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472万辆,占我国汽车总保有量的7.17%,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泰鸿万立抓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契机,紧跟下游整车厂商的转型步伐,深入发展对新能源车型的零部件配套,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泰鸿万立已开拓了与TS公司、极氪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等知名企业的合作关系,并成为其一级供应商。
TS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领先的竞争优势地位,2022年泰鸿万立成功进入TS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并通过海斯坦普、赛科利开始供货,产品应用于3系列、Y系列车型。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泰鸿万立通过间接及直接方式向TS公司供应汽车零部件产品并实现销售的金额合计分别为 11,029.17万元、24,003.37万元和14,751.88万元。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吉利集团、长城集团等国产品牌龙头企业也相继推出几何、极氪、欧拉、魏牌等新能源品牌,泰鸿万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及渗透率将不断攀升。
近年来,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步向轻量化、自动化、平台化方向发展并不断演进。泰鸿万立主要产品的技术路线紧随行业技术迭代步伐,已形成良好的核心技术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泰鸿万立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汽车侧围轻量化技术”、“高强度板及制品轻量化技术”、“汽车油箱门低成本轻量化集成技术”、“汽车塑料油箱门新材料应用技术”、“汽车轻量化踏板操纵机构自动化生产技术”等多项轻量化技术,开发了多品类铝制结构件产品,并不断加大对铝板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深度契合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 泰鸿万立大力布局结构件和功能件的自动化生产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自动化冲压生产技术”、“汽车冲压件高效率低能耗自动焊接技术”、“汽车车门高强度铰链自动化生产技术”等多项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水平,与行业技术迭代保持同步。
- 顺应行业内零部件模块化、平台化供应的趋势,泰鸿万立深度介入到整车企业的开发构成中,进入吉利集团旗下浩瀚、CMA、PMA以及长城汽车旗下A30、B30、ES11等多个汽车架构平台的供应链体系,具备较强的总成零部件和平台通用零部件设计开发能力,契合汽车零部件行业通用化、平台化的发展趋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泰鸿万立在技术研发上刻苦钻研,近3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上亿元,目前已拥有12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5项。其核心技术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具有先进性以及良好的技术竞争优势。
八大生产基地形成协同效应,募投项目扩产欲攀高峰
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精细化程度提高以及供货及时等因素已成为考量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指标。在此背景下,快速、高效自动化生产模式及在整车制造商周边配置生产基地成为行业内的发展趋势。
泰鸿万立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处于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的长三角产业集群内,能够实现与客户的近距离对接,积极快速地响应客户的需求,并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配套服务。此外,公司还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发展规划,在浙江湖州、河北保定、山东济南、山西晋中、上海奉贤等客户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建设了生产基地,保证交付的及时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帮助客户节约时间成本,提高与客户的沟通效率。目前,泰鸿万立共拥有8个生产基地,在各生产基地装配了先进的生产线,形成了包括大型自动化冲压生产线以及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全自动数控机床、激光焊接机等精密加工设备在内的完备生产能力。
泰鸿万立形成的良好区位布局和快速响应优势,使得规模效益逐步显现,增强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持续盈利能力。
2021年至2024年1-6月,泰鸿万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1,128.89万元、147,776.70万元、154,430.16万元和73,825.27万元,2021-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3.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8,202.05万元、12,636.47万元、15,738.07万元和 6,437.69万元,2021-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达38.52%。
在区位协同效应下,泰鸿万立与下游主要客户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客户结构也愈来愈多元化,产品应用车型及品种型号愈来愈丰富,报告期内泰鸿万立的产能利用率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至2024年1-6月,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65%、92.16%、92.54%、83.21%。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也较强势,其中,结构件2021年至2024年1-6月的产销率分别为98.67%、93.65%、102.67%、106.84%,功能件的同期产销率分别为96.17%、102.02%、96.86%、103.25%。
此次IPO,泰鸿万立拟募集资金11.50亿元,大部分资金将投入到“年产360万套汽车功能件及车身焊接分总成件建设项目(二期)”、“河北望都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和“浙江台州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建设中。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泰鸿万立现有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的现状,有利于公司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突破产能限制,扩大整体经营规模,进一步发挥泰鸿万立技术、产品、客户资源等优势,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规模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年产360万套汽车功能件及车身焊接分总成件建设项目(二期)”和“浙江台州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在浙江省台州市,位于长三角汽配制造产业集群,项目建成后可提升泰鸿万立配套满足吉利汽车、上汽集团、TS 公司等整车厂在内的长三角汽配圈汽车零部件需求的能力。“河北望都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在河北省望都经济开发区,位于京津冀汽配制造产业集群,项目建成后可提升泰鸿万立配套满足长城汽车等整车厂在内的京津冀汽配圈汽车零部件需求的能力。
从项目扩产情况来看,“年产360万套汽车功能件及车身焊接分总成件建设项目(二期)”将新增结构件2,850万件、功能件325万件,“河北望都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将新增结构件1,770万件,“浙江台州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将新增结构件1,900万件。
上述的产能建设不仅用于满足吉利集团、长城汽车等现有主要客户的产品需求,也可以基于当前的客户拓展情况以及新增项目定点情况,满足未来新增客户的产品需求。
未来,泰鸿万立将进一步巩固与目前主要客户间的深层次合作,紧跟主要客户新车型的开发进度,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与服务能力,拓展与现有客户的合作深度和合作范围。同时,公司还将充分发挥营销网络优势,不断挖掘新的优质客户、开拓新市场,逐步加强与国内其他整车厂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业务合作,加大对各生产基地周边客户的开发力度并逐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乘着汽车行业发展的东风,泰鸿万立秉承着“做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领先者”的愿景,在资本市场会迎来发展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