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那么为什么说助俄保持对美战略均势,为什么美国无法打造更强大的核威慑力量?

那么为什么说助俄保持对美战略均势,为什么美国无法打造更强大的核威慑力量?
2025年03月25日 16:38 新浪网 作者 拒绝随波主义
那么为什么说助俄保持对美战略均势,为什么美国无法打造更强大的核威慑力量? 那么为什么说助俄保持对美战略均势,为什么美国无法打造更强大的核威慑力量?
#美媒称萨尔马特助俄保持对美战略均势#那么为什么说助俄保持对美战略均势,为什么美国无法打造更强大的核威慑力量?其实关于“萨尔马特”导弹助俄保持对美战略均势及美国核威慑受限的原因,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萨尔马特”如何强化俄战略威慑 1. 技术优势:萨尔马特导弹射程达1.8万公里,可携带10-15枚分导式核弹头,末端突防速度超20马赫,配合诱饵和电子干扰系统,能有效突破美国“金穹”反导系统。其搭载的高超音速武器进一步提升了突防能力,使美国现有防御体系难以拦截。 2. 二次打击能力:萨尔马特作为陆基核力量的核心,增强了俄罗斯在核冲突中的“确保相互摧毁”能力。即使美国先发制人打击俄核设施,萨尔马特仍可通过机动发射井或隐蔽部署实施报复,形成核平衡。 3. 心理威慑:俄通过频繁试射和高调宣传萨尔马特,向美国及北约释放“核红线不可触碰”的信号,尤其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这种威慑被用于遏制西方直接军事介入。 二、美国难以强化核威慑的根源 1. 国防工业困境:美国核武现代化面临严重成本超支和效率低下问题。例如,“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研发预算超支50%,导致项目推进缓慢。传统军工体系老化、供应链断裂,难以支撑新型核武器的快速迭代。 2. 战略重心分散:美国将更多资源投入太空、网络战、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同时维持全球常规军事存在(如中东、印太),导致核威慑的优先级下降。相比之下,俄罗斯将核力量视为对抗北约的“核心支柱”,集中资源推进现代化。 3. 国际舆论与军控压力: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反导条约》等军控协议后,国际形象受损,其“削减数量、提升质量”的核政策被批评为“虚伪的裁军”。盟友对美国核保护的可靠性产生疑虑,进一步削弱其战略威慑的有效性。 4. 核威慑的边际效应:美国核武库规模已足够庞大(约5400枚弹头),继续扩大数量或提升当量的实际意义有限。而俄罗斯通过萨尔马特等“非对称武器”,以更低成本抵消了美国的技术优势,形成“以质补量”的平衡。 三、深层战略逻辑美俄核博弈本质是“恐怖平衡”的延续。萨尔马特的部署并非打破均势,而是通过技术突破维持俄在核领域的“最低有效威慑”。美国难以强化核威慑,既受制于自身战略资源分配和工业能力,也因国际体系多极化趋势下,单纯依赖核力量已无法确保绝对安全。两国在常规军力、地缘政治等领域的竞争,正逐步取代核威慑成为博弈焦点。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当前音量:0%
Loaded: 0%
07:22
  • 复制视频网址
  • 拷贝调试信息
  • V11220.210521.03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萨尔马特美国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1条评论|2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舞舞则天福建福州
这个人是老实人
3月25日18:49举报1回复
最新评论
舞舞则天福建福州
这个人是老实人
3月25日18:49举报1回复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