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世卫组织:苯并芘是1级致癌物,常藏在3种食物里面,尽量少吃些

世卫组织:苯并芘是1级致癌物,常藏在3种食物里面,尽量少吃些
2025年03月27日 15:09 新浪网 作者 大学生小青年

  来源:生活全报道

  烧烤总能勾起人们的味蕾。但当烤焦的部分出现时,一场关于“吃还是不吃”的争论便悄然展开。有人觉得焦的部分是精华,有人则担心吃了会致癌。那么,食物烧焦的部分到底能不能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烧焦食物背后的健康真相。

  烧焦的食物,真的会致癌吗?

  在日本国立癌症治疗中心发布的《抗癌防癌十二条》中,明确指出不要吃烤得太焦的食物。因为食物中的色氨酸在焦化后会产生可能致癌的物质。日本学者曾做过实验,将鱼、肉中的色氨酸焦黑后的产物喂给小鼠,结果发现会诱发小鼠患肝癌。但同样的实验在仓鼠身上却没发现患癌,而且实验中使用的焦黑物量很大,换算到人身上,至少得吃1吨焦黑物才可能致癌。这说明,控制食用量很重要。

  食物的温度也会影响致癌物的产生。当烹饪温度达到120℃时,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食物变成褐色,同时生成香味物质,但也会产生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在油炸、烘烤后的高淀粉食物中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当温度升到200℃时,食物可能会产生杂环胺,这是一种致癌性和致突变性的物质,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而当温度超过300℃,食物中的脂类物质会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苯并芘,这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接触会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

  一级致癌物“苯并芘”,常藏在这些食物里

  苯并芘是一种强致癌物,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它不仅会增加患癌风险,还具有很强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甚至可以通过母体影响胎儿。苯并芘通常潜伏在以下三种食物中:

  1. 烤肉、烟熏肉

  这类食物在烹饪时需要使用燃烧的木炭,木炭本身就含有少量苯并芘,燃烧时会随着烟雾入侵食物。同时,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在高温下也会裂变成苯并芘,所以这类食物中的苯并芘含量较高。

  2. 油炸食物

  油炸过火、爆炒以及高温植物油烹饪的食物都会产生苯并芘。如果烹饪过程中出现焦糊,苯并芘的含量会比普通食物增加10到20倍。

  3. 炒菜油烟

  当食用油加热到270℃时,就会产生苯并芘等化合物。长期吸入这些油烟对健康十分不利。

  为了减少苯并芘的摄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尽量选择蒸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等到油冒烟才下锅,尽量做到热锅冷油。在选择食用油时,也应挑选高等级、少添加、冷榨的油脂,从源头上减少苯并芘的产生。

  这些佳肴虽美味,但同样具有致癌性

  除了烧焦的食物,生活中还有一些我们常吃的食物也具有致癌性。这些食物虽然美味,但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1. 加工肉

  培根、火腿、热狗、香肠等加工肉制品早已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摄入加工肉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这是因为加工肉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这些物质在体内会转化为致癌物。

  2. 中式咸鱼

  中式咸鱼也是一种一类致癌物。在腌制过程中,咸鱼会加入大量的盐,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后会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会增加患癌风险。

  3. 酒精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增加患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如口腔癌、食管癌、胃癌等。同时,酒精还会损害肝脏健康,增加肝脏疾病的发生风险,包括肝癌。

  虽然上述食物都是一类致癌物,但并不意味着吃了就会致癌。致癌与摄入的量和频率有很大关系。只要不是长期大量食用,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影响,无需过于担心。

  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减少摄入有致癌风险的食物,多吃一些天然、健康的食物。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致癌物世卫组织
来自于:浙江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