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网约车“限电”已成定局,大批网约车司机面临淘汰

新增网约车“限电”已成定局,大批网约车司机面临淘汰
2019-10-19 21:04:39 君子荣-论剑

“我不买电动汽车就不能跑网约车了?我还真不理解。”

“必须是电动汽车,这也是为了提振国产纯电汽车销量吧?感觉补贴退坡之后,这些车销量确实不行了。”通过和几位网约车司机交流,大家对于网约车“限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几位网约车司机关注的,正是逐渐在部分城市开始实施的新增网约车“限电”令。

No.1低价电还是多接单:司机两难

9月底,郑州交通运输局发布了《关于市区出租车经营者使用新能源车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内容显示,自2019年10月1日起,郑州市市区新增的网约车和更新巡游出租车将停止使用燃油、燃气等类型车辆,必须使用行业官方网站公示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同样深圳全面落地新的网约车法规,其中一项内容“新注册的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汽车”引发了广泛关注,随着纯电动车在深圳“上位”,全国范围来看,似乎新增网约车限电已经成了大趋势,陆续有其他的城市开始实施“限电”令。例如郑州交通运输局在9月底发布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到自2019年10月1日起,郑州市市区新增网约车和巡游出租车必须使用官网公示的新能源车型。广州、昆明等地也陆续出台类似的规定。

通过和一些司机的交流,我们发现早在限电令出来之前,有部分司机已经提前更换了纯电动车,因为燃油车的养护成本太高,相比而言纯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更低,只占到燃油车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由于有些地方的充电设施建设不完备,不充电难的问题一直让这些司机朋友们感到头痛,明明在工作时间,却因为排队和充电耽误了接单量,如果将来所有的网约车和出租车都严格要求使用新能源车型,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跟上的话,充电会更加困难。

新增网约车“限电”已成定局,大批网约车司机面临淘汰

除了提前更换成纯电动车的司机之外,很多燃油车就将要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了,这里要提到一点,各地方规定中新上线的网约车是指按照平台出于安全考虑,规定八年之内汽车需下线一次,也就是说,一旦旧车下线,新上限的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汽车。没有办法全款买车,就要以租代购,同样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因此很多司机表示,可以理解为了节能减排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但希望能给到网约车从业者购车上一定的补贴和优惠,降低运营成本,否则会大大降低网约车司机的积极性。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各地新增的网约车“限电”要求,其出发点是好的,毕竟网约车的日常里程数高,使用新能源车型可以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和整个产业升级,这方面也能够得到多数人的理解与认同,但同时,如果政策和规定只是简单的一刀切,缺少对细节的调整,很容易对从业者造成严重的冲击与影响。

通过仔细计算纯电动汽车峰时充电的成本,发现即便百公里18~22元的电费,依旧比燃油车百公里燃油消耗便宜,无非是充电等待的时间更长。那么,为何不少网约车司机反映成本压力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了,网约车充电是节省了一些成本,但买车的钱难道就不算入成本了吗?”柳师傅苦笑着表示,购买纯电动汽车的花费,才是不少从业者难以坚持的原因,“有的人换车以后才发现进了坑,不敢跑网约车了。”

No.2以租代购负担重:只能玩命接单

“除了吃饭睡觉,其它时间我都是在路上跑,累了就靠边停车打个盹。”

在同样发布“限电”要求的广州市,懂懂笔记在路上叫了一辆网约车后和司机攀谈了起来。司机李先生告诉懂懂笔记,他是江西省鹰潭人,去年初刚入行,现在驾驶的是一辆北汽EU5(配置|询价)纯电动汽车。

说起这辆才用了一年有余,便已处处异响的纯电动汽车,李师傅显得有些恼火。他抱怨道,这辆车在网上的官方标价为13万元多一点儿,然而他购买的价格算下来却高达17万多。

新增网约车“限电”已成定局,大批网约车司机面临淘汰

以租代购共计36期,需要支付的金额超过了17万元。这样的重负,让家境普通的李师傅觉得难以承受,但是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最终只能咬牙扛了下来。“有同行说如果用二手卡罗拉跑网约车,每天跑8、9小时的话,月收能有万元。即便贷款买,月供也只有不到2000元,除去油费、保养也能赚不少。”

如今李师傅每月的硬性支出(还贷)已经高达5000元,虽然充电比加油省一些,但如果想赚同样的收入就必须玩命跑,每天跑足15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据他透露,身边几乎所有通过“以租代购”方式拿到具备营运资质的电动网约车司机,几乎都是这么拼。大家为的就是赶在三年内还清汽车的贷款,最终实现“订单自由”。

“你看看,那边停着的EU5、帝豪(配置|询价)、纯电轩逸,应该都是以租代购的。”在一个红绿灯路口,李师傅指着旁边的几辆网约车表示,此前他本想在一些4S店多看看纯电动汽车产品,然后自行贷款买,但是发现适合跑网约车的车型都被汽车金融企业“包”了。

新增网约车“限电”已成定局,大批网约车司机面临淘汰

最夸张的是,日产轩逸纯电动的版本刚刚上市未满半月,所有的库存就已经被汽车金融机构“包圆”。据他回忆,甚至有两家机构很嚣张地告诉他,在全广州的4S店绝对拿不到这款车的现货。

尤其是在部分一线城市限牌、要求网约车具备营运资质之后,这些金融机构更是将以租代购作为重点业务,“拿到车之后,这些机构还会巧立名目新增收费来讹你,什么平台管理费,运营维护费啊,没完没了,现在据说新增网约车必须纯电了,那这些机构还不得乐上天?”

提及新的网约车“限电”规定,李师傅明显有些激动,他希望大城市在出台一些法规之前,除了需要考虑环保、市容等问题,更要充分顾及从业者的生存压力,对纯电动网约车司机在购车、选车、还贷方面给予更多帮助。

“限电”令之下网约车运营司机顾虑重重

这类”一刀切”的草案一经发布就已经引发网络一阵热潮,有不少运营者表示担忧。对于运营车辆的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一切浪费时间的事情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言都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对于全面要求使用纯电动汽车作为运营车辆来说,顾虑还是不少的。

首先,续航不足充电耗时长。续航问题一直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根据政策的要求,纯电动出租车的续航里程必须超过300公里。对于普通车主来讲这个里程需求确实是够的,但作为一直在城市里穿梭的的哥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此外,车里开空调、暖气,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会大大缩减。有运营司机表示,排除每天电动汽车充电、实际投入运营的里程缩减至不到160公里。记者采访了几位运营司机,有司机无奈说道:”有时候行程比较远的客人,即便是有电用,心里也还有点虚的,跑这么远,再加上路上堵车,去了也怕是回不来。“这对于对于运营者而言,也是致命的一点,赚不到钱,从事这个工作也就没有意义了。

新增网约车“限电”已成定局,大批网约车司机面临淘汰

其次,质保虽长但营运车辆不适用。根据规定,纯电动出租车的质保为5年60万公里(以先到为准),且质保期内保证电池满电电量不低于80%。对于普通的车主来说,60万公里要开很久。但对于每天在城市来回穿梭的运营司机们来说,按照收回成本计算每天营运者需要跑600多公里,一年下来就是20万公里左右。那么三年后,所有的维护成本全都需要自己来解决,这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另外,网约车辆频换的充电换电,也会加快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市面上更换的动力电池价格大约需要6到7万,这让运营司机更难以接受了。

此外,可能会出现合规网约车加速退出。需要注意的是,不少的网约车经营期限届满,面临更换为纯电动车,这将让网约车平台、租赁公司的换车成本承压,同时可能影响出行市场运力供给。新增网约车使用纯电动车政策,有不少运营司机表示,在网约车运输证到期后,他们便不会从事该行业了,因为他们是自家车辆接入平台。也就是说,这些驾驶员可能不会为了从事网约车业务而很快更换自己的燃油私家车。目前,就深圳而言已有2123辆网约车辆注销营运资质退出经营,2019年上半年注销1597辆。

No.3燃油车面临更迭:期盼优惠政策

“如果新增网约车一定要纯电的话,那我明年肯定不干了。”

在深圳从事网约车工作的张师傅,如今开的是一辆2013年上牌的进口起亚佳乐。2016年底,自己的小生意遭遇挫折,张师傅便用这台私家车注册了网约车,开始赚钱养家。

由于2.0排量油耗高,他跑网约车的运营成本并不低。因此,去年他也曾在同行的推荐下考虑更换纯电汽车。然而无法以全款购买新车的张师傅发现,“以租代购”每月需要负担的成本超过4500元,所以他考虑用这台佳乐继续跑个一年半载,之后再做打算。

新增网约车“限电”已成定局,大批网约车司机面临淘汰

“现在想想,这台佳乐已经七年了。身边有不少早期跑网约的朋友开的二手车也都快到年限了。现在平台规定网约车八年就必须下线。”张师傅略带愁容的说到,最近才得知旧车下线后,新上线的网约车必须为纯电汽车。

然而,看着身边以租代购换上新车的同行,每天都要工作十几小时,他有些打退堂鼓了。在他看来,一辆市场价14万元左右的纯电动汽车,如果以租代购的话总价要超过17万元,简直是个大“坑”。

“每个月负担的还款压力要四、五千元。现在每单平台说是抽佣20%,实则是25%甚至更高,如果按照平均每单20元,一天下来能接30单,刨去吃饭喝水和充电费,一个月剩不下多少,再还了贷款,你说怎么干?”

“补贴少了,纯电动价格涨了,想干这行的司机就要为此买单,甚至要给那些做金融贷款的公司打长工,这真的不合理。”张师傅强调,如果要求新增网约车为纯电动汽车,那么有关部门和网约车平台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对于网约车从业者(购车、换新)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优惠。

新增网约车“限电”已成定局,大批网约车司机面临淘汰

【结束语】

各地对新增网约车要求“限电“,有其各自原因和目的。这些行业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环保以及产业升级的背景也能够为多数人理解和认同。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细节的缺失却容易对从业者造成极大影响。

从环保以及产业升级的角度讲,各地对新增网约车要求“限电”无可厚非,能被绝大多数人所理解。但如果站在从业群体的角度考虑,只是“一刀切”,让压力陡然落在从业者身上,在这些压力作用之下,消费者往往会成为承受压力的另一方。而用户选择的平台必定是更便捷、更安全、更优惠的那一个,出行公司如何盈利又会成为各平台竞争的焦点。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