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钠电池:“宁王”钠离子电池官宣落地,2023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
宁德时代宣布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奇瑞和宁德时代发还联合发布了电池品牌——ENER-Q,双方致力打造覆盖纯电、插混、增程全动力类型,适配C端和B端全应用场景,涵盖钠电池、M3P(配置|询价)、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等全材料体系电池系统。宁德时代方面评价钠离子电池,是“突破资源瓶颈的高性价比之选”。
虽然钠离子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方面存在差距,但是其原料成本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低30%左右,并且其低温下的容量保持率、耐过放电性能均优于磷酸铁锂电池。钠电池可放电至0V,在储存、运输方面比锂电池更稳定。将钠离子电池与铅酸电池对比,可发现钠离子电池各方面性能均超越铅酸电池,有望在铅酸电池的主流应用场景中实现替代。

华金证券分析指出,钠离子电池在原料成本、低温下的容量保持率、耐过放电性能优于磷酸铁锂电池,并且其各方面性能均超越铅酸电池,有望应用于电动两轮车(替代铅酸电池)、A00级别电动车以及储能领域(替代磷酸铁锂)。据测算,全球钠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有望从2023年3.6GWh增长至2025年65.8GWh,成长空间巨大。2023年有望成为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产业链各环节有望充分受益。
A股上市公司中
传艺科技:钠电正、负极材料量产线正式开工,公司钠离子电池制造一期产能4.5GWh,二期产能规划为5.5GWh。
同兴环保: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池产品的中试放大实验正在稳步推进中,争取尽快实现产品量产。
维科技术:目前对钠电规划产能是2Gwh,投资金额预计6.82亿元,钠电池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6月底开始量产。
2、一体化压铸:2025年一体化压铸实现产业化应用,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铸造和锻压行业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布局与生产要素更加协同。重点领域高端铸件、锻件产品取得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体化压铸成形、无模铸造、砂型3D打印、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温热锻、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等先进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明显,特斯拉ModelY(配置|询价)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底板总成,可将下车体总成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下降40%;2022年3月末,特斯拉表示柏林超级工厂一辆ModelY的完整生产周期仅10小时,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民生证券分析指出,未来一体压铸产品有望从后底板拓展至前舱、前底板电池托盘(三电壳体有望通过CTC车身一体化等技术进一步减重)等零部件,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至万元。结合压机引进时间及20万以上车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布局情况来看,预计2024年有望迎来一体化压铸车型上市热潮,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A股上市公司方面
伊之密:公司已完成6000吨、7000吨、8000吨及9000吨超大型压铸机研发,9000吨超大型压铸机已与一汽完成签约,预计将于近期有序开展设备调试和小批量试制等工作。
宜安科技:公司6100T压铸机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一体化结构件,服务客户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厂商,目前相关业务正在和客户接洽。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