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批汽车丨广州车展上的机会与陷阱

牛批汽车丨广州车展上的机会与陷阱
2021-11-22 14:52:20 一品汽车APP

2021年广州车展杂着期待、摇摆、恐慌如期而至。

如果说以前饭局、颁奖、发布会是车展期间的标配,今年广州车展绿码、核酸、行程卡便是大家见面的问候语。甚至,成都、郑州、石家庄等地的媒体人因为防疫需要,不能前往现场;有些新车发布,考虑到安全问题转移到了线上;部分厂家的高管,由于北京新的防疫政策,而无法亲临发布会……所以,广州车展如期而至,着实也“来”之不易。

当防疫的气氛烘托出来,等你到了现场难免会有所失望。比如,展馆入场处“间隔1米”的提示形同虚设,活动期间展馆与酒店两点一线的“指引”无人过问,展馆里不佩戴口罩者也随处可见……这些让从北京一路担心过来的汽车人多少有些失望,毕竟面临着“被限制回京”的风险。

疫情的阴霾掩盖不住各方参展的热情。

根据官方信息,本届广州车展规模达22万平方米,共有全球首发车54台(去年38台),跨国公司首发车7台(去年9台);概念车28台(去年20台),其中国际品牌展车9台;国内外参展车企共展出新能源车241台(去年142台),其中国外品牌展车88台。展车总数达1020台(去年980台)。媒体日当天举办的各类发布会多达91场。

你看,数据不会说谎。从参展企业到展车数量,从传统的燃油车到代表未来的概念车,2021年广州车展无不在向外界宣示着自己的繁荣与地位。

这其中有一组数据尤其值得关注,那就是新能源车的数量,从去年的142台增长到了241台,从中不难看出市场格局的变化。几乎家家展台的C位都被新能源车占据,这也被看作是企业通向未来的唯一机会。

车展上,奔驰一口气上市了两款电动车——全新EQA和EQB,以展示这个135年的“老将”对未来的渴望,与此同时还有梅赛德斯-迈巴赫EQS概念车也来到了中国,仿佛在说“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电动时代的至臻豪华”;宝马iX(配置|询价)在漫长预热后终于上市了,售价84.69万元,仿佛在说“能卖多少辆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位置站住了”;一汽-大众奥迪是这次车展BBA中唯一举办车展之夜的豪华品牌,两款概念车skysphere和grandsphere让外界见识了什么叫“突破科技”(比如可变轴距技术)……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在智能电动赛道上的市场表现虽然不及外界期待,但是对未来机会的占有欲表现的淋漓尽致。

和这些豪华品牌相比,以南北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南北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主流合资企业也是“一只脚”迈进了新能源车市场。比如上汽大众ID.3(配置|询价)、通用奥特能平台、丰田bZ4x、本田e:NP1等新车要么刚刚上市,要么即将上市。能看得出,这些品牌对爆发式增长的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不再固执己见了,甚至要主动“断臂求生”了(车展前就传言桑塔纳停产的消息,据称每一辆桑塔纳大概产生负0.4左右积分。也就是说,每生产一辆桑塔纳,上汽大众需缴纳2000元上下的罚款)。它们正在改正“油改电”犯下的错误,重新给自己一次机会。

当听到这些消息时,自主品牌高管嘴上往往都会说“希望大家一起来把蛋糕做大”,但心里想的却是“如何能切到最大的那一块儿”。因为在传统燃油车赛道上,20万元已经是自主品牌的天花板了。而在智能电动赛道上,蔚小理们轻松实现了弯道超车,甚至开始“定义”这个市场了。今年年中,宝马、沃尔沃等豪华电动车官方七八万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届车展上,沙龙汽车更是将首款产品的预售价定在了48.8万元高位,限量发售101辆不到4个小时售罄。在蔚来、高合之后,沙龙是下一个站上40万台阶的中国新势力。另外,极狐、比亚迪、哪吒、岚图、非凡汽车等等,都展示出了冲击高端市场的激情。如果说自主品牌诞生于轿车,成长于SUV,那么接下来将强于智能电动车,就是中国汽车强国之路的第三级台阶。正所谓“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不可忽视的个体。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除了被那些极客、情怀、梦想所感动外,更多还是想买一辆“又好又便宜”的汽车。然而,我有一个不好的预感,在智能电动的路上,用户正在面临新的“陷阱”。

继“60公里等速续航”、“自动驾驶”之后,不少企业纷纷将“超充”作为了新的诱饵,来吸引消费者。续航超过1000公里、800V高压充电、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但是,在这些数据背后,往往隐藏着不确定性,比如对电池衰减的损害、使用条件的限制、安全风险的防范等等。另外,激光雷达、上千TOPS算力、各类计算平台等等,在企业陷入“军备竞赛”的同时,也给用户制造了不必要的成本负担,毕竟目前法规层面还停留在L2级辅助驾驶。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陷阱”,那就是让高端化陷入堆配置的怪圈。智能化+电动化给了中国品牌一个走向高端的机会,但是如果重新回到“性价比”的老路,很难说这一个台阶会不会踏空。所以,智能化底层技术的自产自研才够硬核。可惜,在这个车展上,看到的不多。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车展回来,有前辈发朋友圈调侃,应为参加车展的人颁发一个“敢斗”奖。汽车人确实不易,自主品牌汽车人要加一个“更”字,且战且勇吧。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