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粮液跨界造车的野心仍在继续,但凯翼汽车的销量却暴露出“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尴尬。最新数据显示,凯翼品牌2025年2月销量前三的车型分别为拾月(配置|询价)(491辆)、昆仑(配置|询价)新能源(453辆)和炫界(配置|询价)(267辆),全品牌单月销量不足1500辆。这一成绩与凯翼曾立下的“2025年销量25万辆”目标相去甚远。

跨界造车,难破“低存在感”魔咒
凯翼自2018年被五粮液注资后,始终未能摆脱边缘化命运。尽管背靠奇瑞技术、五粮液资金,甚至与华为、宁德时代达成合作,但其产品力与品牌力始终薄弱。例如,主力车型炫界因配置低、性价比不足,月销量长期徘徊在千辆以下,2024年甚至降价至6.5万仍难提振市场。

产能闲置,目标“好高骛远
凯翼宜宾工厂年产能15万辆,但2023年销量仅3万余台,超11万产能闲置。即便如此,凯翼仍计划2025年实现25万辆销量,新能源占比超60%。然而,当前新能源车型(如拾月和昆仑新能源)月销合计不足千辆,转型之路步履维艰。

量力而行,或许才是正解
五粮液跨界造车的教训,映射出传统行业转型的普遍困境:技术、渠道、品牌缺一不可。与其追逐不切实际的销量目标,不如专注细分市场,以差异化产品“小而美”生存。毕竟,造车不是酿酒,光有资本和情怀,未必能酿出“好车”。

跨界需勇气,更需清醒。凯翼的案例,或许能给热衷“造车梦”的企业提个醒:中途出家,量力而行,才是长久之道。
(转自:柠檬水说车)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