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小米解释的时间不多了

留给小米解释的时间不多了
2025-04-01 22:58:36 资讯动态

  来源:新商业派

  4月1日,一则关于“小米SU7(配置|询价)遭遇严重车祸导致3人死亡”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传播,并冲上微博热搜。

  这个新闻的大致内容是,2025年3月29日夜间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车辆起火并蔓延,车内三人全部死亡。

  车辆发生事故其实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这次小米SU7的车祸却引起了全网的大讨论。

  一方面是小米汽车和雷军在最近的一两年里有非常高的热度,另一方面是小米汽车的官方发言人公布的车祸细节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

  从目前各大论坛、问答网站来看,对于小米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问题:

  1.小米发布的声明是不是避重就轻?

  4月1日下午,“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公布了车辆事故发生前后的状态,但是摘要引发了大量的质疑。

  有用户认为,这次小米事故的核心原因是,事故发生前2秒钟NOA才发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风险提示,尽管随后一秒钟车辆就被接管,但由于留给驾驶员的时间太短,车辆还是发生碰撞。

  “这种情况除非换个赛车手来,估计一般普通司机躲不过去。”

  但是小米发布的摘要,却在一开头强调事故前16分钟轻度分心驾驶,以及事故前8分钟脱手。而用户认为,“116的车速16分钟都开了30公里了,跟事故没有啥关系。”

  有人也质疑,从车辆的状态来看,在NOA发出预警之后,车辆就迅速被接管,所以不存在司机分心的情况。但问题是时间太短了,车辆的速度也太快了,用户刹车也根本刹不住了。

  2.NOA为何只给了用户两秒钟的反应时间?

  根据安徽省交警总队事故分析专家数据,人类在高速驾驶场景中(如时速100公里),从感知危险到完成刹车动作需要1.5秒。

  加拿大生物学家汉斯·塞利的应激理论指出,警觉阶段(即反应延迟期)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释放需要1.5秒完成生理动员,包括心率加速、肌肉紧张等准备动作。《生理与行为》(Physiology & Behavior)2024 年发表的实验数据显示:从感知压力到肾上腺素完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需1.2-1.8 秒。

  那么为什么NOA给的时间这么短呢?按照正常的情况,以高德、百度的地图为例,如果有施工地图会有提示“前方XX米有道路施工,请注意”。而小米却临近撞击才提示,引发了质疑。

  此外,施工路段会设置限速80或者60,但是小米却依旧开到了时速116,撞击的速度也达到了97,也让人迷惑。

  而且这似乎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知乎上也有用户表示,“上周开小米NOA跑,也是夜间高速,施工占道都到脸上了,NOA急刹,吓死我了。”

  也有用户猜测,高速施工方可能也有责任,因为按照正常的操作规范,施工道路前就会放几百米的锥桶进行提示,这样即使导航没有提示,车辆撞击锥桶也会让NOA立即发现问题。

  但是按照小米自己的宣传,小米智驾可以识别更复杂的通行场景。

  3.事故发生后3天才曝光,小米有没有删帖和压制传播?

  29日事故发生之后到3月31日,网络上并没有任何的声音。一位用户表示,自己发布的内容被限制自己可见。

  也有多位不同平台的网友表示,在一些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被删除。

  哪些是谣言,哪些是真相?这些问题都需要小米方面来澄清。

  但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切记,不要把生命交给任何车企的L2辅助驾驶。

  所谓L2辅助驾驶,本质是“有条件自动化”,系统仅能在标线清晰、路况简单的场景中执行加速、转向等基础操作,而车企的营销话术却将其包装成“解放双手的黑科技”,称之为所谓的“智能驾驶”。

  实际情况是,L2智能做辅助,系统在碰撞前1-2秒才要求人类接管,但是时间往往来不及。

  小米汽车也提到,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并不能完全代替驾驶员控制车辆,驾驶员始终承担着安全驾驶车辆与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全部责任。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请务必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时刻关注车辆周围路况,并做好随时接管车辆的准备。切勿依靠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来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否则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

  但是这些关键的信息却用小字放在角落里。

  这起事故,不仅是小米的危机,更是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 “安全警示录”,是每一个用户都要再三记住的教训。

  三位女孩的生命,不应成为技术狂飙的祭品,智能汽车的时代,不应是“用人命做实验”的时代。

  当有人高呼“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时,请记住:有些生死,我们赌不起,更输不起。

  (本文引用数据来自社交媒体、小米官方声明,部分细节尚待调查确认)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广告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