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
李东升│文
谁都不是主角,时代才是主角。

最美的状态最自然自信的状态
有一种美,叫骨相美。延伸的说法是“美人在骨,不在皮”。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章子怡。王家卫赞评,章子怡上相,怎么拍都美。张艺谋夸她,360度几乎零死角随便拍,李安也说,拍章子怡,光随便打,怎么打光都可以。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位时尚界极负盛名的国际摄影师,却专拍章子怡的“丑”。这个摄影师喜欢拍摄黑白相片,而且他镜头下的各国明星,几乎都要保持近乎素颜的状态。拍摄的图片,也没有任何浮夸的造型。

他的名字叫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 。据说章子怡初次见到彼得·林德伯格给自己拍摄的图片后,也吃了一惊。不施粉黛,满脸雀斑。这么丑,不能做做后期吗?颗粒这么大,做个滤镜,美颜一下不好吗?

彼得·林德伯格不说话,等着章子怡的反应。果然看过数张相片后,章子怡自己就觉悟过来了。她觉得,彼得·林德伯格拍出了她最真实的美,最接地气的美。数年后,彼得·林德伯格去世了,她伤感地说:“你让我更为坚信女人最美的状态就是你最自然自信的状态。”

最懂女性之美
什么是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拍摄的方向也不同。彼得·林德伯格把章子怡拍“丑”了,但章子怡却认为,彼得·林德伯格是最懂女性之美的摄影大师。他拍摄的章子怡,没有了“国际章”通常状况下的“明艳照人”。

章子怡不施粉黛,一双眼睛,深深地注视着什么,一息间,情绪故事言语,都在那双眼睛里。彼得·林德伯格希望采用更加写实的手法,把镜头下的章子怡真实地表达出来,鼓励章子怡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多元化的美。

“摄影师有责任让每个人,从对青春和完美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彼得·林德伯格对美的理解,与众不同。彼得·林德伯格最初喜欢的是美术,毕业于柏林高等艺术学院,上大学期间,特别喜欢梵高的画,他坦言,他的摄影常常从梵高的画作中获取灵感。

勇敢做自己,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彼得·林德伯格的名言。章子怡深以为然。她觉得真实的摄影,能更深层次地表达出她内在的气质。彼得·林德伯格拍摄的照片中,很多镜头真实地记录了章子怡的羸弱与疲惫,章子怡认为,这也是她另一种的状态美。看了连自己也心疼自己。

章子怡的美不只能拍电影
很多人认为章子怡不该接拍《上阳赋》。章子怡的美更适宜拍电影,她的美更适宜在宽影幕上表现。但是又有很多人认为,《上阳赋》的确槽点很多,但那制作团队却应大加点赞。导演和摄影真的很会拍章子怡,角度很是考究。

看电视剧看到了电影的感觉。很多时候觉得,章子怡的脸还是从前电影中了“国际章”的脸,觉得让我们怀念的过去的那个章子怡又回来了。结论是《上阳赋》的制作团队够强悍,够用心,也许由此打开了章子怡新的起点。

章子怡,26岁成为奥斯卡终身评委,从此有了“国际章”的名号。30岁之前,拿遍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金像奖、金马奖等。近些年人们觉得她在边缘化,但是,大家觉得,实力还在,只要她能适时调整自己,也许还会有更好地展现。

其实彼得·林德伯格也罢,《上阳赋》的制作团队也罢,之所以这样深得人心,是因为找到了章子怡的内在美,倔强美。于章子怡本人,很多人怀念她的过去,评说她电影外的风风雨雨,但是有一点,大家不得不承认她是个优秀的演员和影后。

作者其他精彩文章
她是真的天姿国色?别一个许晴,镜头下落泪,摄影师叫荒木经惟
师傅用相机作画,徒弟用镜头写诗,美得赵丽颖像画中走出来一样
这个摄影师有个性,把孙俪、赵丽颖拍得好有诗意,戏称用镜头写诗
没想当摄影家,只是2个女儿的成长记录,却火遍了全球感动了世界
别一种取景框,用镜头表达生命与禅意,他的作品获摄影金像奖
热门推荐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